這篇文章只想闡明一個觀念:持續閱讀真的很重要!!
我想以自身經歷來說明閱讀有多重要,以下是我過往得一小段故事:
在我還在念高職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只會念課業內的書的人,當然我在班上排名都很前面,還記得我高三在補習班的考試排名我都是第一名,從來沒掉過。But….so what!!最後我考上了台北科技大學,大一玩得很瘋,當初念的那些東西已經忘掉很多了,於是我體驗到閱讀要發揮它的力量就必須持續不斷才行。
我後來才了解到真正能夠了解閱讀的重要性的人只有真正持續不斷閱讀的人。因為只有當你受到因為持續閱讀所帶來的威力才會明白它有多重要。
假設你每天都比昨天擁有0.01的知識:
(1.01)^365 = 37.7834…
也就是一年之後你會成長至少37倍,但其實我們無法得知自己今天是否真的比昨天成長了0.01(質化的東西要轉量化永遠是個難題),所以光靠這樣的假設還是無法說明持續閱讀有多重要。
先回到我一開始提到的我的過往小故事,為何要提這段故事,原因是這樣的:
異數這本書裡面談到了所謂的一萬小時金律,意思是說只要你專精在一個領域裡面一萬個小時,你就會成為該領域專家,根據我自己親身經驗,這一萬小時金律必須在兩個前提之下才有效:
- 這一萬小時必須持續且不斷。
- 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在這上面。
我在高3的時候因為每天瘋狂K書,所以在那時練就了很厲害的解題功力,我當時做題目的量應該已經有兩萬題了(大略估計的),但是我上大學後,因為停止了繼續學習,所以到大二的時候我變得好弱。於是我體驗到了我剛剛所提到兩個一萬小時金律的前提:1.必須持續且不斷 2.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在這上面。
回到這篇文章的主題,我想以幾個論點說明閱讀的重要性:
1.大部分成功的人都喜愛閱讀
意思是閱讀的人比較容易成功。
2.知識的累加是乘數前進,而不是加數前進
如同剛剛所提到的每天成長0.01,一年之後成長37倍一樣。如果你每天逼自己閱讀一篇文章,這並不是單單只是一年閱讀365篇那麼簡單。換句話說,持續閱讀擁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特性。每天持續閱讀的人跟沒有閱讀習慣的人在知識上的差距是越拉越開的。
3.閱讀能夠讓你增加自身的機會
持續閱讀的人因為每天都在累積知識,所以能力當然也是越來越厲害,比起其他人,持續閱讀能夠給你比較多的機會,因為機會從來就只會降臨在努力的人身上。
4.持續閱讀可以增進知識管理
當你開始持續閱讀之後,你會發現自己閱讀的速度越來越快,因為你開始知道哪些東西重要、哪些東西不重要。就像是我現在閱讀一本商業週刊只要一個小時,閱讀一本書不用三個小時一樣。一旦你累積了大量閱讀的能力之後,你的大腦會開始擁有組織知識的能力,這個能力能夠幫你篩選有用的知識,幫助你做知識管理。
5.持續閱讀所帶來的威力是不可見的
意即我剛剛所談到的,真正能夠了解持續閱讀重要性的人都是持續閱讀的人。沒有持續閱讀的人從來就沒體會過持續閱讀所能夠帶來的威力與受益,所以從來就無法體會到閱讀的重要性。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體驗到持續閱讀所帶來的威力,就沒有人會讓自己不閱讀(可惜大部分人都不能體會!!)。
最後我想聊一下一萬小時金律跟持續閱讀的關係,一萬小時金律指的是持續在某個領域努力一萬個小時你就會成為專家,而持續閱讀則並沒有限定是某個領域,也就是你可以廣泛的大量閱讀(請閱讀好書,市面上垃圾書太多了),但持續閱讀卻能夠輔助你完成一萬小時,讓自己最後成為一個專家。若你不知道一開始要看哪些書,那麼就從你對你工作上有幫助的書開始看,看書也能夠替你累積一萬小時的功力。
在持續閱讀的這條路上,我大約已經累積了500本的讀書量(不含報章雜誌、專業用書、學校用書、網路文章),比起同年齡的人,很難有人可以超越這個數字,所以我已經體會到持續閱讀的威力啦。目前每個禮拜都是至少3~5本,若你看了這篇文章覺得想試試看,我保證一定值回票價,花3小時閱讀別人歷經一生所出的書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首張圖片來源 : phot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