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定價策略:固定利潤法

如果妳曾經試著自己賣過一些東西,想必你都必須要經過一個環節:定價
當我們還沒有什麼經驗的時候,我們訂的價可能都是經過粗淺的市場分析以及臆測來定價,但是往往事後會發現原本的定價太過粗淺,以至於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這邊想講一個定價法:固定利潤法。

產品通常不會只有一個,通常你可能鎖定一般大眾也有可能鎖定高價市場,所以會有不同的產品來對付不同的市場,固定利潤法是說你要求你的每一件產品利潤都相同。

如果你是賣衣服,衣服質感可能有所不同,所以有些會賣比較便宜,有些則是賣比較貴。

固定利潤法的定價方式可以如下:
製作成本+利潤+物流成本-運費(若使用者消費金額未達某門檻需自行付費)

在網路上購買東西有一個特色:使用者買越多對賣家來說成本就越低

透過以上將定價算出來後,剩下的就是行銷操作的空間!
例如:很多賣衣服的網站都會標示原價,請別輕易相信,那只是行銷操作而已!
(原價是賣家心中想賣的價格,但是賣家知道那樣定價一定賣不出去,於是又多一個破盤價或優惠價等等,讓你覺得它便宜很多,其實那只是行銷操作而已!)

透過將每個產品的利潤都所在一個點,可以更方面預測未來的利潤,但是產品的品質好壞有時候不易掌控,如果產品製作出來的品質不如預期,為了將它賣出,你只好定比原來更低的價格以求出售,所以如果你的利潤低於原本鎖住的固定利潤表示品質控管出了問題,請檢視你的品質管理

透過固定利潤法的定價方式,你可以輕鬆的預測未來的營收,如果品質管理有做好,則營收將至少大於:原本固定利潤*銷售量。

固定利潤法跟經濟學裡所謂的成本加成定價法不一樣,成本加成定價法是算出全部成本後將之乘以一個比例變成定價,而固定利潤法則是直接鎖定你要多少利潤再下去定價,如果品質管理做得好,當我們鎖定利潤之後消費者可能覺得買到比原本預期還要好,於是銷售量就可能因此往上攀升,但如果是用成本加成定價法,則在這樣的情況下定價一定比固定利潤法還要高,銷售量不會因此攀升。

最後,每個產品的特性不一樣,固定利潤法無法套用在每個產品,這裡所討論的只是諸多定價方法的其中一個,僅供參考。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