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以前還是學生的時候,巔峰時期每個月都會買十幾二十本書來看,後來網路時代崛起,資訊來源更加多元,資訊取的方式漸漸由網路取代了傳統報章雜誌。從研究所畢業以後,開始增加網路倚賴的程度,例如已經停用的google reader或是feedly,都是非常棒的工具。
自從我開始用feedly後,每天要看上百篇文章已不是難事,或許是自己也在經營內容媒體網站的原因,那些文章看久之後越覺得索然無味。
大部分內容網站報導的都是what,最近有什麼新科技、哪家網路公司崛起、新出來了什麼新技術,甚至像是商業週刊、天下雜誌報導的也都是what,商業週刊是我最推薦的雜誌之一,自己訂商周已經八年以上了,從我大二還是大三開始訂到現在,但是商業週刊的網站,卻還是很傳統(題外話:我無法相信居然還有網站在用鎖右鍵這個東西,按個F12就破解了)。
台灣很少有網站是講方法的網站,大多都是報導內容,原因在於講方法的網站很難經營,講what的網站可以大量產出內容。
或許是因為本身是個工程師,常常會碰到一堆技術上的問題,所以去找解答的時,都會找到提供解法的網站,或是某個技術部落格所提出的方法,於是我意識到能夠解決問題的內容才有用,其他東西都不太有幫助。
例如商業週刊雜誌後面的健康專欄,我覺得那才有用,因為它讓人們了解病因,如何才能活得健康。
什麼是講方法?
舉例來說,大部分人應該都看過《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這本書,但是如果你真正去看便會發現這是本講what的書,建立自信、說服別人採取行動、激勵工作熱忱、改進人際關係這每個人都知道阿!!但重點是它就是沒有提出具體的方法教你怎麼做,只是畫了一個大餅,簡單來說這誰都會。真正講方法的是這本書:《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巧妙破冰、打進團體核心,想認識誰就認識誰》,這本書才是真正講方法的書。
任何知識要能夠解決問題才有價值,無法解決問題的知識,其實沒什麼價值,這也是為什麼方法這麼重要的原因。
我覺得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how,而不是what,知道那些成功人士成功的故事固然很好,但是可以幫助人們的是如何成功的方法,但這些在網站上幾乎都很難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