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還是學生的時候,我曾經run過幾個網站,但一開始的那幾個網站都以失敗收場,投入了時間跟人力,最後卻什麼也沒得到。
後來我進入了職場,開始接觸職業級的網站技術,也有能力自己一個人handle千萬流量的網站,這讓我可以不用花太多心思在技術上,反而可以用更多方面的角度來思考網站經營這件事。
現在我認為,任何一個網站只要沒想好business model,就不應該貿然投入,最好的網站應該是上線的一個月內就能夠產生現金流。不管是多少的現金流,只要網站有收入,至少可以證明該模式應該是可以試試看的。
舉個例子,台灣大流量的網站,但是我認為還在虧錢的有像是pixnet、icook等等。雖然這樣的網站流量大、User多,但卻是免費的網站,獲利模式也不明確,即使像是Pixnet的Alexa台灣排名已經衝到第四了,但是仍舊不賺錢,好在背後有一個富爸爸撐腰,但難保哪一天不會像無名小站那樣面臨倒閉的命運。
台灣的市場不夠大,所以很難像美國的Facebook、twitter那樣,可以藉由提供免費的服務來撐起整個營運成本,所以第二策略便是在經營網站之前就想好收入來源,確定business model可行再跳下去做,會是比較容易成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