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大一點的目標,即使你最後達不到,你也比設定一個小目標要多完成了很多事。
騎士與無賴
你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上,前方有兩條路,一條通往成功,一條朝向失敗,還有騎士、無賴二人,騎士只會回答實話,無賴只會回答謊話,他們兩人都知道哪條會通往哪裡。
你只能向其中一個人問一個問題,你該怎麼問才能走向對的路?
任何的限制,大多是自己給的
很久很久以前,我覺得一天要寫一篇文章很不容易,所以當我看到像「重灌狂人」那樣的一人網站,可以每天都產文章,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但半年前的我也已經可以一天寫一篇文章。
半年以前,我覺得一天要寫三篇文章很有難度,五個月前的我做到了。
兩個月前我覺得,一天要寫6~10篇文章,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一個月前的我大概就是一天6~10篇文章。
然後,現在的我,真得覺得一天要寫15篇文章以上,根本是天方夜譚!
我對大數據的理解
所謂的大數據「Big Data」,我認為是把網路上可用的資料全部抓進來資料庫,並從中分析、理解,找出有用的資訊,再從這堆有用的資訊裡,找出可以幫助企業做得更好的關鍵,可能是更高的獲利、更棒的品質、更好的服務、更優質的體驗。
我認為要做所謂的大數據分析不難,從改進企業為出發點,從龐大資料裡分析出有用的資訊開始做起。
知識與新聞的差別
知識文章與新聞文章最大的差別在於,新聞的價值一下子就沒有了,但知識文章的價值卻是歷久彌新的,一篇知識性的文章即使在網路上放了五年,五年後回來看它仍然有價值,新聞文章僅僅只是過了幾天,可能就變得一文不值。因此,知識文章才有分享的價值。
會說這件事情的原因在於,我認為任何一家搞媒體的公司,可以從分享知識性文章開始,而不要從新聞網站開始,因為新聞網站需要量大且成本較高,且一定要有很多編輯與記者;但如果從分享知識性文章開始,成本就會比較低,也比較容易成功,分享的每一篇文章,在幾年過後,仍然有價值。
堅持、放棄、苦撐
當你知道A發生時,B也會跟著發生;C發生時,D也會跟著發生;然後很努力的想趕快從A跑到C,但A跟C之間的距離太難衡量,當你覺得距離太長就容易「放棄」,但覺得它距離很短又怕自己太過「樂觀」,然後當下就是「苦撐」。
生活觀察分享,常見的思維錯誤
生活觀察分享,常見的思維錯誤:
一、因為自己沒有,所以告訴自己我不需要
二、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認為別人也做不到
三、先入為主、只看見冰山一角
四、學會了A,便以為B也應該跟A一樣
五、只學會A,因為不知道有更好的B,所以總是用A來做事
六、以為這世界上只有黑天鵝
記得我剛出社會時,立馬就犯了項四跟項五錯誤……
不賺錢的公司是罪惡的
一家不賺錢的公司是罪惡的,而這件事最應該負起責任的就是CEO,因為一家不賺錢公司的領導者,不僅僅拖累了自己、拖累了公司,還拖累了底下願意跟在你身後,與你一起打拼的同仁。
無法成為專家的原因
根據我的觀察,人們無法成為專家只有兩個原因:
一、這件事不是你喜歡、熱愛,同時具有天賦的事
二、太晚開始、沒有意識到持續專注的重要性
一個人在應該做A的時候做B,代表了什麼?
一個人在應該做A的時候做B,在應該做B的時候做C,根據我的觀察,只有兩種可能:
一、這個人超強(因為A太簡單了,所以先跑去做B)
二、這個人對於什麼叫效率一點概念都沒有(B是做完了,但A也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