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對於自己的想像

前幾天寫了一篇2013回顧,寫完之後才發現,自己已經跟一年前的自己差了好多。差最多的我想就是技術能力,一年前的我技術能力根本就是弱到爆炸,沒想到短短的一年,現在的我就有能力自己一個人handle每個月流量幾百萬pv的網站,這是我一年前永遠也想像不到的事情。

一年前的我從來就沒有想到一年後的自己可以一個人handle大流量網站
一年前的我從來就沒有想過一年後的自己會經營兩個網站
一年前的我從來就沒有想過一年後的自己會經營三個粉絲團

有好多好多的想像都是一年的自己想像不到的,短短的一年,卻感覺往前不知道走了多遠,我不知道這條路走得對不對,甚至無法想像一年後的自己會在做什麼,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順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一步一步走下去。

對未來的不知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雖然是未知,但我很喜歡自己往前進步了很多的感覺,我真得完全不知道一年後的自己會正在做些什麼事情,但我真的希望,一年後的自己來看現在的自己的時候,也能再一次的『Wow』自己,看看一年後的自己跟現在的自己又差了一大步。

2013年回顧

今天是2014年1月1號,心血來朝想寫這篇文章,回顧一下過去一整年。

自從2012年七月從交大研究所畢業之後,出社會至今約末一年半的時間,在這短短的一年多內,發生了一些事情。既然是2013年回顧,就不提2012年後半段發生的事情了。

我很感謝出社會至今短短的一年多一點的時間,遇到了兩個生命中的貴人,誠如我在珍惜你生命中的貴人這篇文章提到的,我對貴人的定義是:在你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時,帶領你走進了其中一條對的路的人。

第一個貴人將我帶進了出社會的第一家公司,讓我學到了職業級的網站開發技術,讓我從技術底子很弱的等級一下提昇了好幾個Level,已經贏過大部份出社會兩三年待在二三流公司的資深工程師,我由衷的感謝他。這是我第一次遇到會直接跳下來教工程師coding的執行長。

2013年五月份我自己一個人開發的電子商務網站也上線了,至今仍在經營中,自從2012年第一次創業失敗後(2012年的事就不提了),我改變了一點原本的想法。以前不覺得邊上班邊創業是可行的一條路,以前認為創業應該就是要全部投入(這其實完全沒錯),但我做了一點點小小的修正,邊上班邊經營一點東西,直到已經可行了,在直接跳下來做,或許會是一條更好的路?(這個策略是我參考某個知名網站的創辦人所走的路)

其實我滿心一直想創業的心情一直沒變,直到現在都是,但我還在等待時機到來。創業成功的要素至今我只覺得還少了兩個:1.合夥人2.已經準備起飛的Business Model。但合夥人可遇不可求,所以我還在等待到第二個要素達成:自己正在嘗試的BS 獲利起飛。

第二個貴人將我帶進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雖然沒有太多交集,很多都是自己學,但我還是覺得感謝他讓我進入這家公司,我學到了如何處理大流量網站,現在的我有自信可以自己handle一個月瀏覽量500萬~1000萬的網站。另外還有經營電子商務網站的一些眉角。

2013年12月,我經營的第二個網站上線了,這次不是電子商務網站,而是內容媒體網站,由於才剛上線就不多說了。

我不知道在短短一年內遇到兩個貴人算多還是少,但是當我離開第一家公司時,我真得由衷感謝第一個貴人,沒有遇到他我不知道現在的我會是如何(完全無法想像),謝謝你讓我學到了職業級的網站開發技術。如果沒有遇到第一個貴人,我想可能也就遇不到第二個貴人了吧!(直到現在我有時候還是很想回去第一家公司,因為在那很溫暖又很專業)

這裡我想在提一下:感謝第一家公司的同事,謝謝你們讓我在遇到coding問題的時候,可以不厭其煩的回答我,這在其他公司可能會被白眼吧XD,真得覺得我很幸運可以進去這家公司。

總結2013年,其實沒有太多的高潮起伏,遇見了出社會至今的生命中兩個貴人,學會了職業的網站開發技術,學會了如何handle大流量網站,自己獨自開發並且Run上線了兩個網站,目前都還在經營中。同時經營三個粉絲團與兩個部落格,看了超過兩百本書。(我想唯一遺憾的是還沒交到女朋友)。

我不知道2014年的我會如何,或許又二度跳下去創業了?但我還是會全力以赴,以至少不低於2013年所做的事情為標準。

今天是2014年的第一天,希望明年的今天我在寫2014年回顧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Wow』與精彩事蹟可以分享。

珍惜你生命中的貴人

社會新鮮人一進入職場後,在個人職涯當中都一定會遇到幾個貴人,而我對貴人的定義如下:

在你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時,帶領你走進了其中一條對的路的人。

在你的職場生涯中,幫助你解決問題的同事不算貴人,替你解答人生疑惑的老師不算貴人,你的主管不算貴人。

真正的貴人是在當你走到了人生交叉口,沒有他你無法走進去其中一條正確的路的人,沒有他你無法雲散天開見月明的人。

貴人只可遇不可求,而很肯定的一件事是,如果你不是一個很努力的人,貴人不會平白無故出現,我依我自己的經驗,只要你很努力很努力,一定會有人來幫你。但若你不努力,誰也幫不了你。

繼續閱讀

一場演講、一本書、一堂課

只要能從一場演講、一本書或一堂課上聽到一個重要的觀念,那就值得了。

最近到台大聽了場演講,原來在社群網站上即使到了半夜過後,流量很奇怪的只會下降一點點,這跟一般人所想得不太一樣,因為自己也有在經營粉絲團,原本都是po到11或12點就停了,看樣子以後要持續24小時po文了!
繼續閱讀

父親教會我的一堂課:堅持與勤勉

我在家中算是很不聽父母話的一個人,每次回老家時難免跟父母會有爭執,但這仍不減我對我父親的尊敬。每次我忙到凌晨兩點而因為累到想罵人的時候,我就會想到,比起我的父親,我這點累真得是不算什麼,每次想到這裡就覺得自己沒有喊累的理由。

父親15歲便出社會,到現在已經工作30~40年,在人生45歲之前,每天都是凌晨五點多起床,到晚上八點左右回家,日復一日,從無間斷過。也許朝五晚八很多人覺得沒什麼,但父親做的是粗重的工作,每天都會消耗大量體力,這是很少人能夠做得來的,光憑這一點,我從父親身上看到了勤勉。而從出社會三十多年來日復一日。從未間段這一點,我在父親身上看到了堅持。
繼續閱讀

第四波致富契機:網路產業

medium_6756753669
圖片來源:Flicker
會想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前幾天看了陳光先生出的一本書:新通路的誕生。而我以我閱讀過後的心得與想法寫成此篇。

過去台灣有三波致富機會,分別是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商業社會,再說明為什麼這三個時代分別是三次的致富契機之前要先說明一些東西。

根據新通路的誕生這本書所述,要想致富必須是生產者或通路商才有辦法,消費者只會讓財富減少,三種分類說明如下:

生產者:顧名思義,生產消費者需要的東西謂之生產者,例如鴻海
通路商:擁有通路者,例如7-11
消費者:花錢消費的人,例如上班族

生產者或通路商又簡稱為系統商,因為擁有該生產系統或通路系統。
繼續閱讀

產品定價策略:固定利潤法

如果妳曾經試著自己賣過一些東西,想必你都必須要經過一個環節:定價
當我們還沒有什麼經驗的時候,我們訂的價可能都是經過粗淺的市場分析以及臆測來定價,但是往往事後會發現原本的定價太過粗淺,以至於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繼續閱讀